Photo by Madison Oren on Unsplash iCatalog至今成立6年多,第一次看到有同業抄襲我們的官網,感覺真的很妙。朋友問說我們會生氣嗎?還是焦慮?該不會反而會感到驕傲吧?說真的,我們沒有情緒都沒有。第一時間,我們採取以下的評估方式來判斷這次的抄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程度如何,再來決定後續的要怎麼處理。 一.抄襲的廣度與深度 廣度:抄襲的範圍 是從品牌精神、商業模式、產品功能、文案、定價策略的全方位抄襲,還是其中一部分的抄襲。 本次事件:對方只抄襲我們官網部分的排版與文字內容,即使相似度至少98%以上,但動線引導、查詢功能等攸關UX的部分完全沒抄到。 深度:抄襲的細膩度 就像山寨的公仔,有些跟原版超像,有些則像是被火烤到融化一樣。有些是抄襲你的UI,有些是抄襲到核心技術(功能)。 本次事件:對方提供的核心產品與大多數的頁面內容依舊停在數年前未更新,並無法像我們一樣提供保證定期更新、絕對合法、分類精準、價格透明的公司名單,更別說「排除購買過的名單,讓客戶每一次回購都不會買到重複的名單」等背後需有技術支持才能提供的貼心服務。 二.營收變化 抄襲是否會造成營收下滑是每位被抄襲的公司最在意的事情。但在確認營收變化前,我們需要取一段時間的營收才能了解。這部分可以以上一次競業調查的時間作為起始點。 從起始點到發現被抄襲,這段時間的營收與過去相比是否有產生變化?再藉由以下步驟,進一步評估營收的變化是否是因為抄襲所造成的。
本次事件:距離上次競業調查差不多一年半,所以我們以這一年半的營收來做評估。統計後的數據顯示,營收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逐步上升。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們依然進行了進一步的評估。評估結果如下:
上述綜合評估後,我們得出結論是: 本次抄襲事件並沒有造成公司營收下滑,也沒有出現客戶心占率有下降的跡象。 三.公司核心競爭力是否受到威脅? 有在長期關注我們的朋友就會知道,這幾年,小至報價信的內容調整、官網的定期維護;大到優化、研發探勘引擎,甚至是下一代的全新系統,在公司名單這塊領域上,我們的腳步從來沒有停過。 每家公司在產業中其實跟個人在職場中一樣,都有各自的考量與困難點,但不變的是都必須不斷成長,否則不進則退。 但成長的同時,也須留意整體產業的變化以及其他競業的發展動向。截至目前為止,針對公司名單這塊領域,我們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並未有受到明確的威脅。 本次事件:對方官網中宣稱擁有自家開發的探勘引擎,但在官網與社群平台上,並未有關於此技術更進一步的說明或相關訊息,因此難以確認宣稱的內容是否屬實。但由於產品、服務內容,甚至官網許多頁的內容都與多年前完全一樣,因此我們認為該宣稱行銷成份較多。 我們怎麼面對抄襲? 第一時間,評估抄襲對公司的影響程度? 主要分為三個方向:
其次,盤點自身優勢是否依然存在? 縱看目前市場,除了我們以外,仍未找到有第二家公司願意在公司名單這塊領域花費如此大量的人力與資源。於是一些競業公司因為本質無法提升,開始把心思與資源花在行銷上。一旦走偏了,就很容易產出這類無法印證或保證的文案。 例如資料探勘引擎,我們已經自主研發到第三代。即便已經有許多企業採購我們的名單,但我們仍然想能讓每位客戶買的更安心。於是我們申請並正式取得新型發明專利(M655904),透過專利,揭露我們資料探勘引擎的運作原理,讓個人業務乃至於上市櫃公司,對我們名單的合法性、合理性更加有信心。 因此,我們不會採取任何行動,繼續執行公司的短中長期目標,把時間與資源留給對客戶有益的事情上。因為我們深信,唯有不取巧的走好每一步,路才能走得遠。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
簡介分享營運過程中所接觸到各個產業最新動態、商業模式及行銷策略。 日期
九月 2024
分類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