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KAL VISUALS on Unsplash 定義
一般來說,技術債是用在程式設計及軟體工程的領域上。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指開發人員為了加速軟體開發,在應該採用最佳方案時進行了妥協,改用了短期內能加速軟體開發的方案,從而在未來給自己帶來的額外開發負擔。這種技術上的選擇,就像一筆債務一樣,雖然眼前看起來可以得到好處,但必須在未來償還。」 概念延伸 如果我們將定義調整成「為了加速達到一個目標或是解決一個問題,基於自身資源、目標進程,選擇短時間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會增加未來在進行系統性問題修正的負擔。」你會發現這個概念其實適用在所有產業,甚至懂得運用技術債反而能讓公司的存活率、獲利能力上升。 舉例來說: 1. 過去,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在初期因為資金及人力缺乏的情況下,許多事務都採紙本作業,無論是記帳、簽呈、公文、合約、客戶資料等,直到公司營收逐漸穩定、盈餘明顯上升後才會開始逐步數位化,但累積了好幾年的營運資料要做數位化建檔是極為辛苦的過程。 2. 初期許多新創團隊甚至公司行號會以一般桌機來作為營業使用,等到營收提升加上更了解設備穩定度與維修速度會對公司造成多大的影響後,規格不見得最好但安全性、穩定度、擴充性、維修服務較佳的商用桌機反而可能成為公司設備汰舊換新的選項之一。這類設備升級、資料轉移與系統設定所需的人力與花費也可以說是在還當時為了省錢所欠下的技術債。 3. 市面上提升生產力的工具與雲端系統五花八門,讓許多新創公司一開始面臨這麼多選擇的時候無所適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觀看過去許多企業的歷程來取經。以現在的資訊水平來說,Google表單、試算表、文件就好比過去的紙本,是一個非常好的起步工具,而且免費、安全又比紙本功能強得多。不過一旦公司規模到達一個程度後,勢必要將相關工具與系統轉移到第三方更專業的線上問卷、ERP廠商。
0 評論
|
簡介分享營運過程中所接觸到各個產業最新動態、商業模式及行銷策略。 日期
八月 2023
分類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