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單專賣店 - 含負責人全名及公司電話。全台最新的公司名單都在iCatalog
  • 購買方案
  • 查詢數量及售價
    • 各縣市所有行業售價
    • 全台單一行業售價
  • 購買須知
  • 部落格
  • FB粉絲團
  • 關於我們

精實創業必須懂得運用技術債

8/8/2022

0 評論

 
一位站在遼闊之地的自由男人
Photo by KAL VISUALS on Unsplash
定義​
一般來說,技術債是用在程式設計及軟體工程的領域上。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指開發人員為了加速軟體開發,在應該採用最佳方案時進行了妥協,改用了短期內能加速軟體開發的方案,從而在未來給自己帶來的額外開發負擔。這種技術上的選擇,就像一筆債務一樣,雖然眼前看起來可以得到好處,但必須在未來償還。」

概念延伸
如果我們將定義調整成「為了加速達到一個目標或是解決一個問題,基於自身資源、目標進程,選擇短時間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會增加未來在進行系統性問題修正的負擔。」你會發現這個概念其實適用在所有產業,甚至懂得運用技術債反而能讓公司的存活率、獲利能力上升。

​舉例來說:

1. 過去,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在初期因為資金及人力缺乏的情況下,許多事務都採紙本作業,無論是記帳、簽呈、公文、合約、客戶資料等,直到公司營收逐漸穩定、盈餘明顯上升後才會開始逐步數位化,但累積了好幾年的營運資料要做數位化建檔是極為辛苦的過程。

2. 初期許多新創團隊甚至公司行號會以一般桌機來作為營業使用,等到營收提升加上更了解設備穩定度與維修速度會對公司造成多大的影響後,規格不見得最好但安全性、穩定度、擴充性、維修服務較佳的商用桌機反而可能成為公司設備汰舊換新的選項之一。這類設備升級、資料轉移與系統設定所需的人力與花費也可以說是在還當時為了省錢所欠下的技術債。

3. 市面上提升生產力的工具與雲端系統五花八門,讓許多新創公司一開始面臨這麼多選擇的時候無所適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觀看過去許多企業的歷程來取經。以現在的資訊水平來說,Google表單、試算表、文件就好比過去的紙本,是一個非常好的起步工具,而且免費、安全又比紙本功能強得多。不過一旦公司規模到達一個程度後,勢必要將相關工具與系統轉移到第三方更專業的線上問卷、ERP廠商。
​
技術債的利弊
一般會欠下技術債往往不外乎是因為時間與資金的考量,一個新產品或新服務為了盡快推到市場、接受市場驗證,通常會選擇先求有再求好,也因此許多新創團隊或公司會選擇採用精實創業(商業模式圖+客戶開發+敏捷開發)的模式來提升生存率跟獲利能力。

但世上沒有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選擇。這個模式常見的代價就是「團隊中人人皆身居要職、所有人都無法取代彼此,以及技術債的累積。」而隨著營業時間的推移,累積的數據越來越多,原先的作業模式越來越無法消化日益成長的用戶時,勢必要面對人才招募、設備升級、系統升級其中一個以上的問題。

面對技術債,老闆或主管必須決定:
  1. 提升自身能力來解決?
  2. 找比自己更強的人來解決?

​對於技術型的老闆而言,如果要選擇找比自己強的人,那「能否承認自己的不足?」是第一步;盤點自身公司資源、評估成長速度,選擇如何償還以及償還多少的技術債則是第二步。俗話說殺雞不用牛刀,但如果三個月內要殺豬、一年後要殺牛,也許牛刀不用現在買,但我相信你絕對會考慮在近期購買一把豬刀吧?

實際案例
以iCatalog來說,自五年前推出接受市場考驗後,我們不斷的迭代開發,一邊加強資料的正確性、完整性、準確性;一邊加速營運上的作業效率,讓資料比對、匯出的時間可以盡可能的縮短。然而,即便先前的模式與系統還能應付目前的客戶量,但我們注意到「購買越多次的老客戶反而會因為比對次數較多而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收到報價。」加上當天如果詢問人數較多,其他人也會因為這樣而等待較長時間。

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於是自今年起,我們便決定要設計一套全新的系統來取代過去繁重的人工比對作業。而且為了支援每一位過去購買過的客戶,必須將每一筆購買紀錄、資料重新比對確認沒有遺漏。這樣之後客戶回購時,在「將過去購買過的名單移除」上才不會有遺漏。

這一項升級的工程耗費了半年之久,我們除了對於清償技術債一事有更深刻的體會以外,也收到許多客戶的正面反饋。而上述所說「讓老客戶能同新客戶一樣快速收到資料」只是我們今年四大服務升級中的一項,想了解完整四大升級可至這邊觀看。

總結
無論是新創公司還是上市公司都應提出關鍵問題、盤點自身資源、列出解決方案比較表,最後才能認清解決問題是需要用豬刀還是牛刀?這樣才能將錢真正的花在刀口上。在後疫情時代,一家公司要有韌性看重的不只是獲利能力,資金調度與資源重新分配的能力更是一大關鍵。

試想,一筆相同的預算,如果A公司只能拿來解決一個問題,而B公司不但可以解決相同問題,還能順帶解決其他問題或是優化公司其他面向。那麼,隨著時間過去,你覺得哪家公司會發展得比較好?

以購買公司名單來說,有人購買後開發一次就詢問是否有新名單;有人則除了間隔性的反覆開發以外,還順便建立起自己的小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不斷提升同一份名單對於自己的價值,等確認這份資料自己已充分運用後才詢問是否有新名單。雖然我們不能確定後者的發展一定比前者好,但站在資源運用的角度來看,後者的確較懂得運用資源。而根據我們的經驗,越懂得運用資源的公司(個人)韌性越強,在市場(職場)的競爭力也越強。

懂得在每個階段充分運用技術債並能適時的償還,將是新創公司在這不公平的競爭中增加自己勝出機率的一項關鍵能力。

參考資料
  • 技術負債
  • 商用桌機
  • 我曾經以為自己懂,卻只做了半套:實作 Lean Startup 的三個關鍵
  • 我還技術債前的心理掙扎
  • 先有夢幻團隊、100分的網站,才能創業?周品均:準備好,市場已經變了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簡介

    分享營運過程中所接觸到各個產業最新動態、商業模式及行銷策略。

    如需引用​本網站文章請標明出處並設定連結。

    日期

    八月 2022
    四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一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九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七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分類

    全部
    B型企業
    COVID 19
    COVID-19
    FacebookFree
    Fb廣告
    Google我的商家
    Google表單
    MarTech
    SEO
    人力成本
    企業經營
    個資
    品牌
    國貿局
    定價
    客戶評價
    常見問題
    技術債
    救人救己佛心公司
    粉絲團曝光度
    精實創業
    蝦抽
    蝦皮
    蝦皮名單
    行銷
    行銷必備概念
    貿易公司
    趨勢
    進出口實績
    阿里巴巴
    非營利組織

    RSS 訂閱

聯絡方式
粉絲團私訊:公司名單專賣店 - iCatalog
線上諮詢單:立即填寫
Email:icatalog.service@gmail.com​
​營業時間
全年09:00-21:00

線上客服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關於我們

專注於提供全台公司行號聯絡名單,加速公司或個人在業務開發上的效率。
iCatalog © 2017-2023|​隱私權條款
  • 購買方案
  • 查詢數量及售價
    • 各縣市所有行業售價
    • 全台單一行業售價
  • 購買須知
  • 部落格
  • FB粉絲團
  • 關於我們